gbk是什么意思?GBK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5年12月1日制订,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、电子工业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1995年12月15日联合以技监标函1995 229号文件的形式,将它确定为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。那么,gbk是什么意思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1、全称不一样。
GB字体全称GB2312或GB2312-80,是一个简体中文字符集的中国国家标准,全称为《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--基本集》,由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,1981年5月1日实施。
GBK全名为汉字内码扩展规范,英文名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。K 即是“扩展”所对应的汉语拼音(KuoZhan)中“扩”字的声母。
2、收录的汉字规模不同。
GB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, GB2312中对所收汉字进行了“分区”处理,每区含有94个汉字/符号。这种表示方式也称为区位码。
GBK汉字国标扩展码,基本上采用了原来GB2312-80所有的汉字及码位,并涵盖了原Unicode中所有的汉字20902,总共收录了883个符号, 21003个汉字及提供了1894个造字码位。
3、可输出格式不同。
GB可以输出简体中文,GBK则可以输出简/繁体中文。如部分于GB2312-80推出后才简化的汉字(如“啰”),部分人名用字(如中国前总理朱镕基的“镕”字),台湾及香港使用的繁体字,日语及朝鲜语汉字等,GB字库并未有收录在内,而拓展后的GBK字库则可以输出。
GBK是所有汉字的总和,GB2312仅几千个常用汉字。像“镕”字等都打不出来。一般五笔只能批GB2312的字。
简单地说,GBK字体既能繁体字用,也能简体字用,一般字体只能繁体字用或者只能简体字用,Windows自带的中文字体全是GBK字体。但是从网上的字体中,GBK字体是很难得的。比如“方正准圆简体”只能简体字用,你将一个繁体字设置成“方正准圆简体”,它只会显示默认字体。
GBK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5年12月1日制订,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、电子工业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1995年12月15日联合以技监标函1995 229号文件的形式,将它确定为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。这一版的GBK规范为1.0版。
GBK编码,是在GB2312-80标准基础上的内码扩展规范,使用了双字节编码方案,其编码范围从8140至FEFE(剔除xx7F),共23940个码位,共收录了21003个汉字,完全兼容GB2312-80标准,支持国际标准ISO/IEC10646-1和国家标准GB13000-1中的全部中日韩汉字,并包含了BIG5编码中的所有汉字。
GBK编码方案于1995年10月制定, 1995年12月正式发布,目前中文版的WIN95、WIN98、WINDOWS NT以及WINDOWS 2000、WINDOWS XP、WIN 7等都支持GBK编码方案。
图为方正细雅宋_GBK字体:
GB 2312的出现,基本满足了汉字的计算机处理需要,但对于人名、古汉语等方面出现的罕用字,GB 2312不能处理,这导致了后来GBK及GB 18030汉字字符集的出现。
关于GB与BIG5码的判别,没有100%可靠的方法。但是从两个编码汉字的分布来看,
还有可以作一定的判断的。
GB码的编码范围是首字节A1-F7,尾字节A1-FE,而且首字节A1-A9是符号区,AA-AF这
一段没有定义。BIG5码的编码范围是首字节A1-F9,尾字节分两段,分别是40-7E及
A1-FE,首字节A1-A3是符号区,A4-C5是常用汉字区。
这样我们可以找到几个依据:
1)尾字节40-7E是BIG5码特有的,可以以此来判别,但是现在GBK在这个码区也定义了
字符,不过这些汉字的使用频度不高,所以仍然可以作为一条依据,但无法保证100%
正确;
2)首字节A4-A9在GB中为日文假名、希腊字母、俄文字母和制表符,正常文本中很少
出现,AA-AF则根本没有定义,但这个范围却是BIG5码的常用汉字,所以如果文本中
频繁出现这个范围的码,也可以认为是BIG5码。尤其是首字节位于AA-AF之间,尾字
节位于A1-FE的,几乎100%是BIG5码无疑,因为即使在GBK中,这个范围也是没有定
义的。
为了提高识别的正确率,最好多种判据同时使用。另外还可以通过分析汉字出现的频
率,或查找某些常用的词组来判别。
以上就是gbk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,GBK全名为汉字内码扩展规范,英文名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。K 即是“扩展”所对应的汉语拼音(KuoZhan)中“扩”字的声母。2、收录的汉字规模不同。GB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。